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02
清晨,校園里書聲瑯瑯,孩子們懷揣著對知識的無限憧憬,開啟嶄新一天的學習之旅。與此同時,一場守護“舌尖安全”的戰(zhàn)役也在晉中各校食堂后廚那方小小的食材快檢室里悄然打響,正以克為單位、以秒為刻度,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6月26日7時30分,晨光熹微,經緯中學食堂二樓的食材快檢室內,白熾燈早已亮起。食品快檢員武惠勤熟練地將剛送達的小白菜、油菜、西葫蘆、白菜、茴子白切碎、稱重。2克樣品精準落入量杯,她手持移液槍吸取緩沖液注入、搖勻、靜置,再依次加入膽堿酯酶、顯色劑,放入便攜式多功能食品安全檢測儀溫浴10分鐘后,加入底物開始檢測。每個動作行云流水,卻又透著十二分的專注。隨著檢測完畢電子屏幕跳出“陰性”字樣,她緊繃的肩膀終于放松下來,“這批蔬菜農藥殘留沒超標,孩子們能放心吃了!”
除武惠勤外,經緯中學還特意抽調了生物、化學專業(yè)背景的教師組成快檢團隊,共同筑牢檢測防線。這樣的“安全守護”,每天都在我市71個學校食堂食材快檢室里重復上演。
“以往,校園食堂食材安全多依賴餐飲企業(yè)自檢,存在監(jiān)管盲區(qū)。為從源頭擰緊安全閥,市教育局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在全市全面推進校園食堂食品原料安全快速檢測工作?!笔薪逃l(fā)展中心教育資助與保障中心主任牛變梅告訴記者,該局投入約521萬元,建立71個學校食堂食材快檢室并培養(yǎng)專業(yè)快檢隊伍,構建起覆蓋全市66%公辦中小學的食品安全“防護網”。
我市根據學校規(guī)模與地域分布,采取了自主建設快檢室、共建共享、委托第三方機構等靈活模式:榆次一中、經緯中學、山大附中晉中學校等市直學校率先建成新型快速檢測室,不僅保障本校師生,更輻射周邊特教學校和幼兒園。針對東山五縣學校布點分散、平川縣(區(qū)、市)學校集中的特點,分類實施“縣一中輻射周邊”“200人以上學校自建、以下共享”,確保食材安全隱患篩查無死角。
走進榆次一中清馨園食堂一樓,一間15平方米的快檢室藏著“大能量”。墻上的“原材料驗收標準”清晰明了,兼職檢測員、校醫(yī)張金鳳正仔細核對檢測登記表。“5月6日黃瓜陽性,直接退貨;5月7日茄子陽性,直接退貨……”她指著表格上標注的記錄說,這幾個月來,已檢測出5次農藥殘留超標,所有問題食材均被及時退回。作為區(qū)域共建共享實驗室,榆次一中食堂食材快檢室還承擔著周邊晉中特殊教育學校和晉中市二幼的檢測任務。
“孩子們要取得好成績,吃得好、身體棒是前提和關鍵。”榆次一中后勤中心主任郭永強透露,學校今年還給高三住宿生每人發(fā)放了14天、每天10元的用餐券,只為讓孩子們營養(yǎng)能跟得上。
介休市新學道金泉書院的食堂食材快檢實驗室則充滿科技感。每項檢測結果不僅單獨出具報告,還附有二維碼,手機掃碼即可查看食材批次、檢測數值等全流程信息。“自今年4月實驗室成立以來,我們已對蔬菜、水果、畜禽肉等多類食材,開展了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項目的快速檢測?!睂嶒炇邑撠熑送醴急硎荆@相當于給每批食材配備了“電子身份證”,每一份報告、每一次檢測,都是對師生健康的鄭重承諾。
牛變梅介紹,為確保檢測規(guī)范有效,我市制定了統(tǒng)一的操作規(guī)范和流程,明確快檢項目與崗位職責。各學校每日通過快速檢測蔬菜瓜果的農藥殘留、禽肉蛋類的獸藥殘留、糧食谷物的真菌霉素,及時發(fā)現食品中的有害物質、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污染等問題,堅決防止含有害物質或不合格的食材“進校園”??鞕z數據在市場監(jiān)管、教育等部門之間共享,一旦發(fā)現檢測不合格食材,立即封存并溯源。各學校還積極推出“你點我檢”計劃,邀請師生參與食材抽檢過程。通過“點單”、現場操作、科普互動,師生們親身體驗食品安全檢測的嚴謹與科學,共同打造“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實踐課堂。
從實驗室里精準的儀器操作,到多方聯動的嚴密監(jiān)管,這場始于責任、成于匠心的“舌尖保衛(wèi)戰(zhàn)”,正以務實行動生動詮釋著我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xù)深化作風建設的實踐成效,讓每個孩子吃得放心、家長安心、社會暖心。
記者 郝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