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1-24
徐金成
翻開余華的《活著》時,有這樣一個場景令我印象深刻。在那間破舊卻充滿煙火氣的屋子里,福貴一家人圍坐,家珍用滿是老繭的手,小心翼翼地將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粥端到福貴面前,孩子們眼巴巴地望著,雖然清苦,可一家人的眼神里卻透著滿足與溫暖。那一刻,家的味道透過書頁撲面而來。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起許久未回的東北老家。記憶里,小村莊里也是這樣一間屋子,屋檐下掛著長長的玉米棒子,房頂鋪上了厚厚的鵝毛大雪,刺骨的寒風和白色的雪絮織成一幅綿延不絕的白帆。它們不等待村民訴說著什么?就越過田野,沖向村莊,走在街道的人們鼻子和兩頰凍得如同刀割一樣厲害,裹得嚴嚴實實的棉大衣里常常被灌進一股股寒氣,真是步履艱難。
昏黃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小火爐旁烤土豆片,吃著瓜子、花生。爐火燒得通紅,紅紅的火苗跳動著,將爐蓋撫摸得紅了臉,我的心也仿佛被火光中閃爍的光陰捂熱。母親會從廚房端來幾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父親打開那瓶舍不得喝的老白干酒,我們幾個孩子則在一旁嬉笑打鬧。這種團聚的氛圍和歡樂的時光,多年以后依然在我心底漫流成溫暖的海。每當夜深人靜,我常常獨自坐在窗前,望著遠方的星空,淚水無聲地滑落。
小時候總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能吃上好東西,雖說那時窮,但有肉味年味。它不僅僅是一個年,更是一段終身難忘的記憶,而老家曾經(jīng)的溫暖場景此時只能在回憶里找尋。
時間帶走了我們的童年,帶走了純真。如今,為了學業(yè)和工作,我遠離家鄉(xiāng),像一只歲月漂泊的風箏,搖搖擺擺難以一一盡述,好像只是剎那,送走光陰。炊煙升起的歲初夜,那是平凡卻溫暖的人間煙火。
人生恰似一場沒有返程票的旅途,沿途風景各異,有繁花似錦,也有疾風驟雨?;厥走^往,那些自以為跨不過的坎,都已化作身后的點點星光。此刻,趁著假期,我踏上歸鄉(xiāng)的路。
一路上,那書中一家人團聚的畫面與我記憶中的老家場景不斷交織。我期待著推開家門的那一刻,再次感受那份久違的溫暖,就像福貴守著他那雖歷經(jīng)滄桑卻無比珍貴的家一樣,我也渴望著與家人圍坐,重拾那些歲初夜的溫暖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