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2-07-04 16:39:41
盛夏時節(jié),走進祁縣昭馀古城,夾道而立的古民居、古院落、古商鋪錯落有致。開挖路面的街巷里,工人正頂著烈日施工。祁縣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發(fā)展示范項目的子項目——古城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tǒng)改造正在進行中。
“最近生意不太好?!闭砚殴懦俏鞔蠼忠患页虚T前,溫志強手持水管,噴射的水霧讓紛飛的塵土偃旗息鼓。
身后明清風格的二層商鋪是溫志強開了20年的超市,樓下是店、樓上是家,超市收入是一家四口人的生活來源?!熬S持生計沒問題,發(fā)家致富談不上”,溫志強笑著說,“希望將來游客能多一些,生意便會好一些?!?/p>
這不只是溫志強的希望,也是昭馀古城2000多名常住居民的希望;不只是昭馀古城的希望,更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fā)展的希望。
“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tài),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绷暯娇倳浽谏轿骺疾煺{研時的重要指示言猶在耳,希望在古城的美好前景中升騰。 祁縣昭馀古城的歷史可追溯到北魏時期。作為晉商文化發(fā)源地之一,古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有“萬里茶道-茶商之都”之稱。多年來,除了文物保護投入少、技術力量薄弱外,古城基礎設施老舊,消防、供電等問題非常突出。
“古城內完整保留著1000余座明清民居,有三分之一是二層建筑。因為年代久遠,很多已經老化,有的面臨坍塌的危險。古城沒有集中供暖,部分居民燒煤過冬,很不利于古城保護。”祁縣古城法署項目辦公室副主任閆殿政說,古城保護迫在眉睫,但縣財政收入卻有限。
閆殿政說,轉機發(fā)生于2015年。與法國開發(fā)署合作建設成功的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項目,為祁縣打開了新思路。祁縣投石問路,提出祁縣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發(fā)展示范項目建設申請。2017年12月,祁縣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發(fā)展示范項目正式通過法國開發(fā)署董事會最終評審。
借用外資,是祁縣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發(fā)展示范項目最大的特點。項目總投資6.7億元人民幣,其中申請法國開發(fā)署貸款7000萬歐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
秉持“人與遺產共生、生活與遺產共處、傳統(tǒng)與現代互融”的理念,項目包括文化遺產保護修復與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昭馀古城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tǒng)改造、能力建設與技術援助三部分內容,致力于打造文化和自然遺產、居民和游客和諧發(fā)展的古城。
正在實施的古城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tǒng)改造覆蓋整個古城,包括近13公里的巷道改建和新建,同期改造污水管網、給水管網、消防管網、電力管網、通信管網、熱力管網,以及重要景觀節(jié)點、街景綠化等市政設施配套工程。
目前,古城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tǒng)改造已完成116條街巷路面的清理、15條街巷管網鋪設和回填;完成電影巷開閉所和箱變及舊人民醫(yī)院消防水池、泵站的基礎工程;安裝化糞池85個;完成鋼板樁支護近1300米;完成墻體支護75處。預計7月底前,古城管網的鋪設全部完成。
“將來集中供暖后,運營成本低了,節(jié)省下的費用正好用于修繕院落。古城發(fā)展得越好,我們也會越來越好!”已近古稀的范廣儉,不僅經營著丹楓閣民俗客棧,還是縣級文保單位晉恒銀號舊址的“主人”。如今,范廣儉保護好晉商院落的信心高漲。
古城建筑是凝固的人文歷史,原住民就是文化傳承的“活載體”。
“看!兩邊屋頂的起伏多有韻律感,就像古詩詞的平仄,有種古典的美感?!辈稍L中,祁縣縣委宣傳部副科級干部張俏燕用充滿詩意的語境,向記者介紹古城。她說,每年春節(jié),她都要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到昭馀古城牌樓前,和古城“合影”。這個習慣,她準備一直延續(xù)下去。
“古城是我們的,也是子孫后代的。要讓他們了解古城的過去、保護好古城的現在、建設好古城的未來。”這是一個宣傳干部的自覺行動,也折射出當地群眾對古城長久留存、持續(xù)向好的熱望。
記者 張莉芬 實習生 劉曼鈺